复现

在连线杂志的一篇文章中,美籍韩裔厨师David Chang介绍了他所总结出的美食理论。文章开篇作者指出最合适的调味不是简单的不咸不淡,而是会让人感觉又咸又淡的矛盾平衡。之后作者介绍了其餐厅中所实验出的几个收获顾客好评的“混搭”料理:Pork Bun(猪肉包)、Ceci e Pepe(鹰嘴胡椒意面)和Spicy Pork Sausage & Rice Cakes(香辣猪肉肠和年糕)。最终得出结论:好的料理应该是完全陌生的同时又让人倍感亲切的矛盾平衡,终极目标则是让食客脱离食物本身,诱发自身的味觉记忆。

Momofuku Pork Bun
Ceci e Pepe
Spicy Pork Sausage & Rice Cakes

作者认为好的料理需要唤起人的记忆,就像很多美食动漫作品中所表现的,美妙的食物唤醒的不仅仅是当下的味觉,还要是某种人生记忆。可能很多用餐者也没意识到这点,只是觉得莫名好吃,但其实对应的是潜意识中的味觉记忆。而实现这点最简单的做法当然是重现记忆中的的某种美食,但作者认为这种唤醒最好不是简单重复,而是要让人在意想不到的食物中吃出熟悉的风味或感觉,这种意外之喜是成就魔法的关键。所以,作者提出优秀料理的设计范式是:发掘美食表象之下共通的基本模式,并以完全不同的形式予以呈现,进一步还引申到了数学上的“同构”概念。

这种对于陌生与熟悉矛盾统一的追求也使得Momofuku(David Chang所创立餐饮品牌)的食物被不少人认为“四不像”、“不正宗”1, 2 。Chang对于美食的这种解构虽然无法代表美食的所有范式,但却是全球化时代的当下一种打破美食文化隔阂的有益探索。而Momofuku的成功也证明了这种解构在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似乎也很好的解释了左宗棠鸡这种西方中式料理存在的理由。而在我们严格划分N大菜系,一切追求正宗的背景下,这种融合探索显得尤为值得关注。当然,这种对于味觉记忆的唤醒也意味不同人对于美食定义的多样性,就像很多中国人吃不惯左宗棠鸡,因为无法引起共鸣,也就无从认同。而对于美国人而言很普通的chicken-and-dumpling(这里dumpling并非饺子,而是一种死面饼/团,看维基大致类似鸡肉泡馍和鸡肉疙瘩汤)却能让韩国人感动的落泪。

之所以讲Chang的美食解构理论,是我意识到人类掌握知识的核心其实也在于重复,尤其是这种“不是完全重复的复现”恰恰是人类对于特定问题认知理解螺旋上升的关键,可以让人从不同的视角审视问题,唤醒记忆,并最终理解背后共通的本质。这种重复就类似从线性方程组到矩阵变换再到线性变换的逐层深入,而数学上“同构”的概念本来也就是源于这种人类认知的螺旋上升。而最近的兴起的STEAM少儿教育其背后的逻辑其实可能也是“不完全重复的复现”:在小时候就让孩子在尝试各种自然、艺术、物理、化学、机械、工程的相关游戏中潜移默化的体验相关知识,待到真正在课堂上学到相应知识点,便会唤醒儿时经历的回忆,这种熟悉感会减少认知的障碍,激发学习的兴趣。比如我还记得中学学到纵波的概念时,我首先想要的就是儿时的玩具彩虹弹力圈,进而立刻就明白了纵波与横波的区别。

这种 曾经的游戏体验以严格定义甚至数学公式的方式呈现 与 熟悉的味道以未曾预想的形式呈现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换句话说,“不完全重复的复现”这一理论或观察本身也在不同领域内不完全重复的复现着,属于跨越领域的共通内核。这种美食与认知、教育的“同构”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