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术语

西方哲学历史

古希腊(雅典城邦到罗马帝国)

  • 自然哲学:万物本原、水本原[泰勒斯]、气本原[阿那克西米尼]、原子论[德谟克利特]
  • 变与不变: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巴门尼德]
  •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知道自己不知道要比大部分人明明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更高一层(无知之知)。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知道合一),只要正确理解真善美就可以砥砺自己的灵魂,获得幸福(唯智论)
  • 柏拉图:柏拉图认为我们的灵魂在诞生于世界之前曾目睹“理型”,但在出生之后将之遗忘。而之所以人们在看到、听到美丽的事物时心生感动是因为灵魂回忆起了曾见到过的理型。理型与现象、意见与真知、洞穴隐喻、灵魂三分说(理性、意志、欲望)、四主德(智慧、勇气、节制、正义)、哲人王与理想国…
  • 亚里士多德:不同于柏拉图认为理型超脱于现实之外,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的本质就在现实之内,万物由形式(本质)和质料(素材)构成。
    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由形式因、质料因、目的因、动力因四因素驱动;形而上学(metaphysica)、理智德行(理解|实践|技艺)与伦理德行(勇气与节制)、中道
  • 在古希腊时代有很多如雅典、斯巴达等城邦,每个城邦有自己的规则,人民各自构成相对稳定的小团体。随着亚历山大大帝建立帝国(希腊化时期),城邦解体,社会动荡不安,哲学转向以“如何消除内心的不安”为主题。
  • 斯多葛学派:以理性克制欲望、不为情感所左右,寻求淡然的生活方式。
  • 伊壁鸠鲁学派: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满足最小限度的欲望、重视友情,达到内心的安定平和。

中世纪(罗马帝国到文艺复兴)

  • 基督耶稣:新约圣经、博爱、使徒保罗
  • 教父哲学:[圣奥古斯丁]只有靠神的恩宠才能得到救赎,而教会是媒介;基督教所倡导的爱、希望与信仰是凌驾柏拉图四主德之上的三超德;三位一体说
  • 经院哲学:中世纪初,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欧洲的动荡中已遗失,但在伊斯兰世界得以保留。到了中世纪中期,随着十字军东征,被重新传回欧洲。教会则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来为神学辩护,并将死后的世界、宇宙之外等人类理性无法触及的问题归于神学,确立了神学与哲学上下级的关系,“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 共相争论:植物、动物、家畜乃至人类等共相是真实的存在(唯实论),还是主观的词汇描述(唯名论),这对于教会至关重要。因为根据基督教义,人类背负原罪,但如果“人类”这一共相本就不存在,一切也就不从谈起了。
  • 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奥卡姆认为客观存在的是一个个个体,“动物”、“人类”等共相(抽象词汇?)并不对应客观实在,因此围绕它们的思考讨论也无必要;类似的,人类理性所能触及的哲学应该与神学完全切割,摆脱神秘主义、回归理性思考,而不应将哲学置于神学之下。

近代(宗教改革到世界大战)

  •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英国经验主义、归纳法、假相(人因种种原因对体验做出的错误认知,妨碍正确知识的获取)
  •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认知主体与被认知客体、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肉体)二元论。笛卡尔认为作为不完美存在的人不应拥有“完美”这个观念,但人类确实拥有这一观念,只能是完美的神赐予的,而只要运用神赐的理性就可以认识真理。
  • 洛克:认为人类内心原本是白板,人类的经验被书写到白板上,成为知识或观念,确立了“知识是通过后天经验获得的”经验主义哲学。
  • 斯宾诺莎:神即自然(泛神论),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并非神所创造,而是神本身,我们的精神、肉体都是神的一部分。其万物皆神的观念与基督教不相容,同时否认人的自由意志,因为人是神的一部分,世间万事万物都只是永恒中的一个场景。
  • 莱布尼茨:单子论,唯心主义版本的原子论,认为万物由单子(精神原子)组成,并按照神预先的安排保持和谐,使世界达到最好状态。与万物同源(万物皆神)的一元论相对,单子论属于多元论(?)。
  • 实体:实体指不依赖任何外物,实际存在的物体,或者说事物的本质。柏拉图认为实体是理型;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包含形式和质料;笛卡尔认为无限的实体是神,而有限的实体包括精神和物质二元;斯宾诺莎认为所有实体是神,万物都是神的一部分;莱布尼茨认为实体是单子。
  • 认识论:以知识的起源、本质和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分支。早在古希腊哲学中便已存在,又经笛卡尔推动而成为哲学的中心议题。
  • 英国经验主义:认为知识或观念都是通过感官得到的经验,先天的知识是不存在的,正确的知识需要通过归纳法获得,否认天赋观念。
    洛克认为苹果的色泽、味道等性质依赖人类感官的主观感受(第二性质),并非苹果本身所固有的性质,而大小、个数、重量等则与人类感官无关的固有性质(第一性质)。贝克莱则认为所谓第一性质同样依赖人类的感知,进而否认苹果本身的存在,即在被某人感知前谁也不能确定苹果是否存在;世界不是以物质形态存在,而是存在于我们意识中,当观察的主体不存在,世界也就不存在。休谟则进一步的怀疑自我的存在,认为所谓“我”不过是当下瞬间的知觉的集合,因此休谟认为人是一束知觉,只有知觉是确实存在的,我本身则并非实体。
  • 大陆理性主义:认为感官体验(经验)并不可靠,人应当依靠天赋观念(善恶、完美),通过演绎法获得正确的知识。其中天赋观念与柏拉图的理型一脉相承。
  • 道德家:[蒙田]对和自己思维文化不同的人应避免傲慢和偏见,谦逊沟通(审视对新大陆的掠夺与屠杀);[帕斯卡]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人因思考而高贵,而其中最可贵的是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与理性的局限。
  • 社会契约论:霍布斯认为若没有公权力(自然状态下),人们间很容易发生争端,因此需要订立互不侵犯的契约,而为维护契约,惩罚不遵守契约者,保障公民权利需要拥有绝对力量的公共机关,霍布斯借用《旧约》中的海兽“利维坦”比喻这样的公权力,并以此为君主专制辩护。洛克认为虽然可以将处罚犯罪、保护国民的权利委托给公权力,但最终主权应该掌握在公民手中(人民主权),当国家践踏公民权利时,人民拥有掀起革命、建立新国家的“抵抗权”。卢梭则认为公权力并非必要,没有公权力的自然状态才是人类生存的理想状态,人生来就有互助之心,只需要所有人合议确认代表公共利益的意志(“公意”),就能以直接民主制构建国家。
  • 启蒙主义:17世纪末、18世纪初,洛克、卢梭、孟德斯鸠等人主张以理性逻辑理解国家和社会的理想状态,打破宗教和封建君主的束缚,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其中由洛克提出、并由孟德斯鸠完善的三权分立思想沿用至今。
  • 康德:先验、物自体、二律背反、道德律、自律、目的王国
    • 先验:同英国经验主义一样,康德认同知识是通过经验获得的,那么经验迥异的我们为什么可以相互理解呢?康德认为人类共通的经验方式和理解方式早已预先设定好,称之为先验(先于经验)。其中,经验方式也称感性形式,是指根据五感的直观感觉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认知事物的形式;理解方式则称为知性范畴,是指因果、实在等人们分析与理解事物的思考框架,康德共提出四类十二种范畴。
    • 哥白尼式的革命:知识源于经验无法解释先验知识的来源,为了自洽的引入先验的概念,康德认为并非“知识符合对象”,而是“对象要符合主体的先天认知形式”。外界事物为主体提供了获取认知的材料,而同时又必须遵守主体赋予的普遍必然的形式,康德将这种知识与对象关系的反转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
    • 物自体:物自体是我们对外在对象进行感知之前,物体的本真状态。我们通过感官获取信息,并经由意识认知世界。我们的认识都是经感官过滤,在感性形式的时间与空间视角下形成,无法认知事物本身(物自体)。时间、空间的概念同样是人脑先验的感性形式所具备的,与物自体无关。人在时间与空间中感知对象,并基于范畴理解和认识对象,最终的认知只是“现象”,而非对象本身。
    • 二律背反:对同一个问题研究形成的相互矛盾的两种答案,都可以在人类的理性辩护下,被认为是正确的,如上帝是否存在、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等。康德认为二律背反是因为理性越过了认知边界,陷入混乱。知识源于经验,必须有与之对应的客观存在(物自体),而自由、灵魂、上帝等这些形而上学的概念则是超越了“一切可能的感知经验范围”,是超验的。当人用自身有限的知性范畴去认知超验事物,就将不可避免的陷入二律背反。康德认为二律背反源于理性追求无条件事物的自然倾向,解决办法则是划定认知边界,把无条件者视为道德信仰的目标,而非认知对象。
    • 道德律:康德认为自然界遵从自然法则,人类社会也必须遵从道德法则。道德须是普遍的,所有人都认同的,而不能单纯是利己的。康德指出道德行为不应作为任何目的的手段,即道德不能是“为了xx而去xx”。道德行为没有理由,是“要做xx”这种无条件的命令,康德称之为“绝对命令”。道德行为必须是为了人,而不能是以人作为实现目的的手段,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 自律:康德将自己为自己指定的行为法则称为“格律”,不同于道德律,格律是出于自由意志,为自己好而决定的。如果格律与道德律一致,就会产生自发的道德行为,被称为自律。康德认为自律是依靠自己(实践)理性听到道德律的声音,并按理性自主行动,自律即自由。
    • 目的王国:康德将自律的人称为人格,而互相将人格视为彼此目的,即人人互为目的、最大化互相尊重的世界被称为“目的王国”,是康德设想中道德法则下的理想社会。与之相对,康德将因果律自然法则支配下的世界称为“自然王国”。
    • 康德将人类的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理论理性即认识对象的能力,实践理性则是实践道德行为的理性,两者都是先验的。康德将我们所闻所见的世界称为“现象界”,与之相对的物自体的世界称为“理智界”,我们的认知能力(理论理性)无法触及物自体所在的理智界。但同时,康德认为理智界除了物自体,还包含道德律,实践理性可以触及理智界,聆听到道德律所发出的良心的声音,即“要做xx”的绝对命令,实现自律与自由。
    • 康德三大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均在进行批判,因此其思想被称为批判哲学。这里的批判并非否定,而是对理性的重新思考与认识,三部作品分别以真、善、美为切入点对“理性”进行审视。《纯粹理性批判》的主题是认识论,即能知道什么、不能知道什么,涉及二律背反与物自体等对纯粹理性(理论理性)的探讨;《实践理性批判》的主题是道德论,即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涉及道德律、自律等对实践理性的探讨;《判断力批判》的主题是美学,探讨寻求什么、不寻求什么,涉及艺术和花为什么美等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融合的内容。
  • 德国唯心主义:由康德开启,由费希特、谢林等发展,黑格尔完成的哲学体系。
  • 黑格尔:辩证法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将矛盾事物统一整合,吸收采纳双方积极的一面,得出更高层次认知的思考方式(比如量子物理的波粒二象性)。开始的主张称为命题(自在),对此否定的立场称为反命题(自为),二者统一得出更高阶结论的过程称为扬弃,最终的结论则称为合(自在自为)。黑格尔认为人类只要以辩证法不断提升认知,就能认识绝对且具有普遍性的真理(绝对知识)。而且辩证法不仅能使人类思考进化,更是推动自然、社会乃至世间万物进化的原理。
    康德认为人类不具备认识物自体的能力,黑格尔则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并非像康德所认为的那样固定。人类在社会中一边掌握文化知识,一边在自我内心实施辩证法,最终将完美掌握客观的全貌,抵达绝对精神。康德认为自由即自律,是格律与道德律一致并加以实践,只关乎个人,黑格尔则主张自由不仅是个人的问题,还必须在现实社会中得到具体实现。黑格尔认为推动历史进程发展的根本是人类向往拥有绝对精神并得到自由的意识,并主张这种意识推动历史从少数人自由的时代走向多数人自由的时代,最终诞生被称为伦理的共同体。
    道德与法律作为并行的行为规范,主张内在自律的道德强调主观自由,缺少社会性,而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律则保障客观自由,忽略个人内在。黑格尔认为主观的道德与客观的法律,在辩证法下进行统一就可以产生伦理,实现真正自由的社会。类似的,国家则是以爱为纽带、没有争斗但也缺少独立性的家庭 与 意识独立但却充满竞争的市民社会的辩证统一,爱与独立性共存,是伦理的理想形式。
  • 叔本华:悲观主义,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不可控的盲目意志,而我们的所见所闻只是世界的表象,即“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认为世界在不可控的盲目求生意志下产生,没有目的和意义,而人类的行为也无非是这种盲目意志所引发的冲动,这种求生意志所引发的争斗之苦将永远持续,历史没有“进步”只是在“变化”。从盲目的意志中短暂逃离的方法是沉浸于艺术,而彻底逃离则只能通过同情他人来实现苦恼共享或皈依佛教。
  • 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致死的疾病是绝望
    黑格尔主张通过辩证法探索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普遍真理,而克尔凯郭尔则认为适用所有人的一般性真理没有意义。相较于“亦此亦彼”的辩证法,克尔凯郭尔认为个体应当从“非此即彼”中做出主观选择。对黑格尔而言,真理是客观的、普遍的,而克尔凯郭尔则认为真理是主观的。黑格尔认为为实现普遍价值不得不牺牲少数例外者的价值,“伟大的拿破仑为了推动历史前行,不得不他虽前路上的芬芳”,而克尔凯郭尔则推崇例外者的价值。相较去把握世界的普遍真理,克尔凯郭尔更关注个体所面对的当下现实,并将这种主体性生存称为存在,而以具体存在的“我”为中心的哲学思考被称为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分有神论存在主义和无神论存在主义,克尔凯郭尔属于前者,后者的代表者则是尼采、海德格尔与萨特。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生到达真实的存在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欲望驱动下,顺从感官、追求快乐的美学阶段,但欲望永不能满足,最终将身心俱疲而感到绝望;第二阶段则是受正义感感召,为社会贡献、自我实现的伦理阶段,但最终会陷入自我中心,在与社会摩擦中再次陷入绝望;第三阶段则是在这种绝望中,作为孤独的个体在神面前俯首的宗教阶段。
  • 亚当·斯密:自由放任主义,亚当·斯密认为在自由竞争下,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会受到“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即便国家不介入,最终也会自然导向全社会的利益。
  • 边沁:认为人类是追求快乐、躲避痛苦的生物,以能否带来快乐作为判断善恶的标准,被称为功利主义。边沁通过对强度、持续性、确定性等七个基准对快乐进行量化计算,并认为高快乐分数的人越多,社会越幸福,并以最求最多数人的幸福为目标分析伦理道德。密尔则指出快乐除了量的不同,也存在质的差异,精神快乐要高于肉体快乐,而前者需要凭借他人的幸福获得,“做一个不满足的人比做一个满足的猪好”。
  • 马克思: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
    亚当·斯密认为自由竞争在看不见的手作用下会将个人利益追求导向社会全体利益,而马克思认为,自由竞争会导致贫富差距与阶级分化,而为避免这种情况马克思主张生产资料公有化。
  • 尼采:上帝已死! 奴隶道德、权力意志、观点主义、永恒回归
    随着工业化的深入,环境破坏、机械劳动等问题使人们开始对文明进步能否为人类带来幸福产生怀疑,同时现代科学的发展也打破了宗教的权威,基督教影响力消退,人们失去了心灵寄托。尼采认为人类失去自身行为目的的虚无主义时代降临,而伴随着信仰的瓦解现有的一切善恶标准与价值判断也失去了基础,于是尼采宣称“上帝已死”、“重估一切价值”。面对虚无主义时代的降临,尼采认为被动者将随着既有价值的崩坏而丧失生存力量,而主动者则将自行创造新的价值。
    自然界生物通过优胜劣汰进化,这其中并没有善恶的道德判断,而人类社会却有强者恶、弱者善的道德倾向,尼采认为这是社会中占据大多数的弱者聚集在一起,给在力量上无法对抗的强者贴上“恶”的标签,从而求得精神上的优越感,而基督教正是迎合了这种“奴隶道德”才得以壮大。
    尼采认为人的行为原理是权力意志,希望取得强势的心态是一切情感和行动的基础,人的喜怒哀乐都是因为自己的力量受到承认或贬损。
    尼采认为世上并没有客观的事实,有的只是人类的解释,也不存在共通的普遍价值,价值观因人而异,这种思想被称为观点主义(透视主义)。
    尼采认为在无限长的时间长河中,守恒的物质能量即便随机组合,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也将原样的出现无数次(即便我们现在认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但这样的宇宙诞生与消亡也可能上演了无数次)。从这个视角理解时间就呈现圆环状,历史没有前进或进步,有的只是变化,尼采称之为永恒回归。而人类的历史失去了目的性,一切只是在环状的时间中永恒地重复,但也正因为没有了外在目的性的限制,人们可以自由决定自己的目标与生活,而无需拘泥于现有价值观,尼采将能够积极接受永恒轮回,挣脱旧价值、创造新价值的人称为“超人”。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 荣格:集体潜意识

现代(社会主义国家起与落)

  • 索绪尔:词语学
    索绪尔的语言学重点关注某种语言的规则或语法,将语言的文字或声音称为能指(形式),由此产生的的图像称为所指(概念),二者合一称为符号。索绪尔注意到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必然的(语言的任意性),比如对应“爱”的概念英语为love,中文则区分了爱和恋。因此索绪尔认为世界并不是先存在一个个要素,然后我们为之分配名称,而是我们用语言将世界切分成一个个要素。而我们的思考发生于这个语言世界,语言不仅仅是传达思考的手段,还是决定思考的原因。
  • 胡塞尔:现象学
    现象学是介于唯心与唯物之间的思考,一方面人们所能确认的只有主观感知,即世界仅存在于主观意识中,但另一方面,人们理所当然的相信客观世界存在于自我意识之外,正因如此轻易不会选择跳下高楼。我们无法保证世界在主观之外存在,但我们又确信客观世界的存在,这是为什么?对这一问题的反思就属于现象学。
    唯心和唯物分别选择相信意识之内和之外的世界才是本质,胡塞尔认为我们无法跳出主观,同时审视自我与世界,也就无法确认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是否真实存在。因此相比确认客观与主观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探索我们对主客一致性的信念来源,即现象学的还原。而为此,胡塞尔提出“悬置”方法,即为弄明白我们为何相信,要将目标对象悬置,摒除先入为主的观念,彻底地质疑其存在,这有助于从根本上重新把握事物。
    胡塞尔认为意识不是一个包含各种内容概念的连续体,而是与一个个事物相关联的离散集合体,意识总是指向某物,并将这种性质称为“意向性”。意向性有意向作用和意向对象两个侧面,其中意向作用是指以知觉直观(感官体验)及本质直观(知识经验)为途径形成意识对象的过程,而意向对象即最终的意识对象。知觉直观和本质直观合称内在,胡塞尔认为内在本身是不容质疑的,但由内在构成的意识对象则是可被悬置的。
    胡塞尔认为人首先拥有自我意识,凭借意识控制身体,从而确信自我身体的存在,并通过身体感受外在刺激;之后通过与他人身体的同感、移情,确认他人身体的存在,进而确信“他我”(自我之外的自我意识)的存在;最终由自我与他我对现实认知的一致性获得对客观世界的信念。其中对他我的确信被胡塞尔称为交互主体性,其为世界存在奠定了基础。
  • 海德格尔:存在论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将哲学思考的对象由存在者转向“存在”本身,不研究个体事物的性质,而着眼于思考某物存在是什么意思,最早可追溯到巴门尼德的“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而亚里士多德更是将“作为存在的存在”的形而上学称为第一哲学,但之后随着认识论的兴盛而衰微,而海德格尔宣告了存在论的复兴。
    海德格尔基于存在理解时间,否认时间是我们之外、与我们无关而独自流淌,认为“将来”指向应有的自我的可能性,而“曾在”是一直以来自己接受和承担的一切,当下则是将来与曾在的交汇处、存在的现场。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概念是人类所独有的,人类与物体或动物的区别在于只有人能思考自己及物体的存在性,并将能够理解存在的人类称为“此在”(dasein)。而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就是在“存在”这一概念下才得以诞生的,人类总是在解释世界的过程中活下去,这种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被称为“在世存有”。
    海德格尔认为只有人有“存在”的概念,也只有人能认识到死亡终将到来。人在懂事前就已存在,无法自行开始存在,海德格尔将这种所有人共通的状态称为“被抛状态”。而人终将自觉死亡的到来,大部分的常人选择沉溺于世间琐事,埋没于群体洪流,不去正视死亡的不安;还有一部分人则能真诚面对自己的死亡,确信自己的使命并为之前行,向死而生。海德格尔将这两种状态分别称为本真和非本真,本真状态的人决定在从生到死的有限时间内走自己的路(决断),并将自己投入自己的可能性之中(筹划),有意识的朝自己选择的道路前进。
  • 维特根斯坦:语言图像论(早期)、语言游戏(晚期)、家族相似性
    维特根斯坦认为现实世界是事实的集合,而语言是科学命题的集合,科学命题是对某一事实的摹写,与事实一一对应,被称为语言图像论。每个科学命题理论上都必须能得到实际确认,而不能实际确认的命题(无法与事实对应),则是对语言的误用。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传统的哲学疑问以及上帝已死这样的论断都属于对语言的误用,哲学的用于在于确定能用语言表达的事物与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事物之间的边界,而我们必须“对无法付诸语言的事物保持沉默。”
    早期的维特斯根斯坦提出图像论,指出应将哲学的讨论范围限制在与事实对应的语言命题,通过分析科学语言来分析世界。而后期维特根斯坦经过反思,认为科学语言语言脱胎于日常语言,日常对话在先,之后科学语言才得以体系化。要理解世界,必须分析原始的日常语言,而日常语言并不像科学语言那样与事实一一对应,其含义会因时间和场合而不同而变化。语言并非科学的事物,而更像是一场规则未知的游戏,而理解游戏规则的唯一方法就是实际参与日常生活,也即参与语言游戏。
    家族成员在外貌上相互间存在相似性,但并不一定能存在某个所有人都具有的共同特征,维特根斯坦称之为家族相似性。类似的,作为一个集合的成员也不一定必须具有共同的性质,只是通过成员个体间的相互关联构成的松散集合,进而否定了柏拉图的理型论,即世界上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正义,但未必存在一个共同的性质。
    传统哲学大多基于理性分析人类意识中的认知与概念,如善、恶、神、真理等,而这些都不是客观存在的对象。分析哲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与思考的具体投射,主张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概念词汇在语言中的具体使用来确认其意义,将哲学由主观转向客观。早期维特根斯坦思想对应于构建逻辑符号的人工语言学派,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对应于直接分析现实语言的日常语言学派。
  • 逻辑实证主义:卡尔纳普
    维也纳学派认为可以通过观察或实验验证的命题是科学的,不能验证的理论则是非科学的。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议题大多是非科学的,是无用的知识,如维特根斯坦所指出的,是对语言的误用。科学命题本身的正确性应由可证实性确立(实证),而哲学的作用在于基于逻辑分析科学语言(分析真理),而非用语言说明世界。
  • 可证伪性:波普尔
    逻辑实证主义通过“可证实性”确立科学理论,但无论多完美的理论都会因一个例外而被推翻,被证伪的可能性一直存在。波普尔指出理论的科学性不能通过实证来判断,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在于“可证伪性”,无法被证伪的理论属于非科学,而科学理论则是尚未被证伪(但可以被证伪)的理论,科学通过证伪不断进化。
  • 法兰克福学派:二战后对理性至上的反思
    法兰克福学派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以纳粹主义的诞生为核心议题,因社会批判性强于分析性被称为批判理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将两种不同思想进行统一,绕开非此即彼的陷阱,生成更高一级思想的方法。黑格尔认为,若持续遵循辩证法,最终就会抵达真理。而阿多诺指出,辩证法否定了多元思维,将思考同一化,正是纳粹主义的原因。因此个人应该保持独特性,拒绝消融于一般化中,阿多诺将这一逻辑称为“否定辩证法”。
    法兰克福学派将法西斯的产生归因于自现代以来的理性至上主义,理性被作为高效实现具体目的的手段,而缺乏对目的本身进行反思的全局视野。霍克海姆、阿多诺等认为理性只是用以支配自然和人类的工具,持工具理性观点;而之后的哈贝马斯则主张理性不是强迫对方接受自己观点的工具,而是双方在平等条件下进行对话,并运用理性修正自己的思考,即沟通理性。
    现代社会将人们从封建、宗教、地域等传统束缚中解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此同时,各种纽带也被切断,人们必须主动选择生活方式,自由与负担并存。人一旦不能忍受与自由相伴的不安和孤独,就会心甘情愿地接受权威的约束,弗洛姆称之为权威主义人格。比起纯粹的自由,人们反而更喜欢羁绊、组织、群体、规则这些不自由的东西(《逃避自由》)。法西斯思想中国家、民族、人种等集体优于个人的思想,被称为极权主义。阿伦特主张极权主义是阶级社会崩溃后,大众为克服孤独的不安与空虚而寻求归属感和整体感,以思想而群集联结的产物。无意识的行动会让人轻易地被吸收进以民族、人种为基础的思想集团中去。
  • 萨特: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萨特认为事物都是先有本质(存在的理由),而后产生存在,比如剪刀的本质是“裁剪的工具”,一旦脱离这个本质,剪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而人则是在意识到自我存在之前就已经存在,即人类的存在先于本质。世间万物都有其预设的存在理由(本质),也就失去了自由;人类则是存在在先,可以自行创造自我本质,自由选择自己存在的理由,“凭自己而成为人”。萨特指出人类拥有选择去做什么或成为什么人的自由,也意味着人类必须对所有的行为自主做出选择,并自行承担其后果,与绝对的自由相伴的是不安与责任,萨特称之为“人类被处以自由之刑”。
    萨特认为“我”一开并不存在,最初有的只是意识,意识在对自己和外物、过去的自己以及他人的区别中逐渐创造出“我”。萨特将这种在意识自我存在的过程中创造“我”的本质称为自为存在,而将一般物体作为固定本质而存在称为自在存在。自为存在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因为意识到“我”的瞬间,瞬间已称为过去。自我的可能性永远在未来,人类“不在于已有,而在于未曾有”,而为了逃避这种无限可能性所带来的的不安感,人类会扮演他人赋予的角色来固化自我。
    黑格尔认为历史正向着理想的方向前行,马克思预言资本主义终将被取代,而萨特则倡导要积极参与社会(介入),推动上述设想的实现,并身体力行付诸实践。他发行政治评论杂志支持马克思主义,支持世界各地的民主化运动,同时认为诺贝尔奖是有意拥护西方文化的,领奖就相当于赞同这种主张,因此选择拒绝诺贝尔奖。萨特认为虽然参与社会的同时也将被社会约束,但人依然应为改变社会而努力,人不能独活,所以要背负起对他人的责任。
  • 结构主义:列维-施特劳斯
    存在主义认为人绝对自由,重视人的自主性,而结构主义将这种观点视为人类中心主义,并加以批判。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将索绪尔的语言学应用于人类社会,认为社会不是个体的集合,相反个体是在社会文化整体结构的具体差异化中体现,而人的思考和行动都由其所在的社会、文化结构所支配。
    列维-施特劳斯通过对原始部落的实地调查,认为人类社会禁止近亲结婚的伦理禁忌并非源于心理或生理原因,而是源于原始部落间交换女性的习俗(社会交换理论),而原始部落本身却并没有意识到交换习俗背后避免近亲结婚层面的意义。由此列维-施特劳斯认为仅仅着眼于眼前的现象是看不到本质的,必须要从社会与其相关的社会文化结构出发去解读,即结构主义。
    拉康从婴儿的成长与自我觉醒角度审视,认为婴儿从最初的零散感官集合到从镜子中看到完整的自我,再到自由探索感知的想象界,最终接触到语言与规则的世界——象征界。想象界受象征界支配,而婴儿的自我随着对社会规则的接纳而逐渐形成,因此自我创造的主体并不是人,而是实现存在的他者或者语言等结构。
  • 福柯:知识型、人之死、生命权力、全景监狱
    福柯认为人的思维并非从古至今,连续不断进步,而是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思维,称之为知识型。比如“疯癫”的概念在近代以前的中世纪中被理解为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近似真理的思考(通灵、祭祀?),而近代以后,无法成为劳动力的“疯癫”被视为非理性,被监禁或彻底隔离(精神病院)。
    福柯将西方社会划分为十六世纪以前、十七至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以后三个时代(大致对应中世纪及以前、近代与现代),最初人们关注事物存在的意义,对天体自然等进行神秘化解读;随后人们开始基于外观对动植物进行具体分类;最后则开始关注生物的器官功能,产生了更明确的“生命”、“人类”等概念。知识型不同的人难以沟通,福柯就举例自己完全看不懂山海经等中国古代生物百科中“散发香气的动物”、“远看像苍蝇的动物”、“乳猪”等意义不明的分类。
    福柯认为人的思想和情感被各时代的知识型所支配。普遍接受的“人”的价值只是现代的新发明,人们从十九世纪开始将研究视线转向器官功能,而不再停留于外观,并在其中产生了对“生命”的思考,进而研究什么是“人”。福柯还断言了人之死,因为“人”受社会结构的束缚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自主行动(结构主义)。
    传统皇权利用使人死的权力对民众进行统治,而现代民主国家统治的权力则被包装为对生命的维护,以让人更好生活的名义渗透于教育、医疗、职场等社会的方方面面,福柯称之为“生命权力”。生命权力表面上看对人们有益,但本质是使人们适应资本主义社会高效的管理体制,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持续对民众进行身心上的驯服。这种权力不是统治者自上而下施加的,而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的,福柯将其比作“全景监狱”,在这样的系统中民众时刻暴露在他人的目光下,身份证、驾驶证、档案户口、信用记录等都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在全景监狱中,所有人既是监督者,也是被监督者,时常会意识到外界对自己的关注,进而自发的约束行为,最终下意识地顺从社会规范,而任何偏离规则的行为都将被视为“疯子”被排除于系统之外。
  • 后结构主义:德里达、德勒兹、后期的福柯
    结构主义中人类没有主体性,无意识中被社会结构所决定,后结构主义则尝试探索解体和逃离结构的方法。后结构主义思想没有显著的共同主张,也没有哲学家主动标榜自己是后结构主义者,但在打破固有认知这点上具有共通性,是对传统权威与标准的反叛,对主流叙事的颠覆,德里达、德勒兹以及后期的福柯是其中的代表。
    • 德里达指出传统西方哲学都是基于二元对立观念构建,比如善/恶、好/坏、主观/客观、正常/异常等等。二元对立造就了男性优越感、西方优越感、逻辑优越感等等,而纳粹暴行也是“德国人/犹太人”这样的二元对立观念的结果。德里达认为这样的划分并不具有合理性,在预设的二元对立中区分优劣本身就已是对异质性事物和弱者的排除,于是尝试对二元对立进行解构,被称为解构主义
      以词汇与思想的关系为例,传统认为人们看到美好的事物,产生“可爱”的感想,进而用词汇“可爱”进行传达,词汇被认为是对思想的模仿,作为原型de 思想要优于作为模仿的词汇。而德里达认为,“可爱”的感想并不是独立产生的,人实际是在用既有的词汇概念进行思考,要先了解到“可爱”这个词汇概念,才可能产生出“可爱”这种感想,这个过程中原型与模仿的关系被逆转。对于文字与声音的关系,西方认为文字是对口语的模仿,因此语音的价值高于文字,声音是有生命力的,而文字不过是死掉的声音,被称为语音中心主义。而实际上声音表达本身源自于思考,而思考所使用的的词汇概念则可能又源于文字,从而原型与模仿的关系再次逆转。此外德里达认为文字并非语音的正确模仿,在由动态到静态的转换和时间延迟中两者已不再一致(延异),彼此应视为具有同等价值的独立存在。事物永远处于“模仿|原型→模仿|原型→模仿|原型”的无限延异中,所有事物都具有原型与模仿两面性,也就不存在优劣之分。这点用中文来理解更为清晰,不同于西方的表音文字,作为形音文字的汉字,文字书写形状本身就具有声音之外的信息,更是诞生了悠久的书法文化,而自秦始皇书同文之后,相同的汉字书写体系统便容纳了全国各地丰富多样的方言表达。
    • 德勒兹等人认为传统的西方思维是树状思维,从一个绝对的事物展开思考,以一种秩序为基础,将多样的观点没有矛盾地和谐统一在一起,不能纳入树状体系的事物则将被排除,典型的就是着力于统一不同思想的黑格尔的辩证法。德勒兹则以块茎隐喻指出,思维系统可以是没有起点和终点,具有网络的联结,不求将各种价值观进行统一,而是承认和接受差异的存在(搁置争议、求同存异?)。
      德勒兹等人将欲望看做不断增加并向四周扩散的粒子,认为这种增殖和扩散的力量是世界运转的原动力,并将这种由欲望驱动的世界称为欲望机器。人本应受欲望的驱动而行动,但在父母、师长、社会等压抑装置作用下,欲望粒子收束统一,形成自我认同。而一旦创造出自我认同,就会被社会规范所约束,不得不在意他人的看法,背负着众多束缚生存下去,成为将一切按自己价值观进行解读的“偏执狂”;相对的,不持有自己人格认同的立场,被称为精神分裂症,这种状态的人如同游牧民族,自由驰骋于各种价值领域,被称为“游牧思维”。偏执狂试图将一切经历纳入自我的价值体系,并做出自洽的认知解读(树状思维),持续地进行知识和财富的积累;而精神分裂症则不预设立场,在欲望驱动下及时行乐,德勒兹更推崇后者的生活方式(《反俄狄浦斯》、《千高原》)。
  • 后现代:宏达大叙事的终结
    近代思想倾向于黑格尔、马克思的思想,思考的是全人类的进步,利奥塔称之为宏达叙事。但随着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传统封建与宗教社会结构解体,人类却并没有迎来预想中的公平正义、天下大同,反而出现世界大战、环境破坏、核战危机等更多的新问题,人们对寄托于现代化的普世价值观产生质疑,宏达叙事时代终结。当下社会思潮中,多种价值观共存,人们承认差异与多样性,肯定不确定性,并寻求与之共存之道,利奥塔称之为后现代。
    后现代本是从建筑领域衍生的概念,区别于只关注功能性和合理性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主张恢复建筑的装饰性和多样性。在后现代社会的消费中,人们购买的不再是单纯的产品的功能,而是与他人形成差异的符号,即追求所谓个性与品味,资本则通过持续创造差异性符号来无限地刺激人们的消费欲,绿色、健康、无糖、非转基因、会员定制、明星同款等等层出不穷。
  • 女性主义:波伏娃
    “女性”作为作为相对男性主体的第二性,被赋予各种规范,是由社会和文化所塑造的。人们应该不受性别困扰,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 东方主义:萨义德
    现代西方社会以自我为中心,为东方贴上异国情调、懒惰无知、缺乏逻辑、低等落后等标签,通过创造“东方”这个概念,来确立“非东方”这种自我认同,并在文学艺术、影视媒体、经济社会研究中不断强化这种流于表面的片面认知。

世界哲学概览

中国(诸子百家)

  • 诸子百家:儒、道、[墨家]兼爱、非攻;[兵家]孙子兵法;[名家]公孙龙 白马非马(理型、物自体、逻辑思辨);[阴阳家]邹衍;[纵横家]张仪、苏秦;[法家]韩非子 法治主义
  • 儒家:[孔子]礼仁一体、克己复礼,忠信恕孝悌、德治主义;[孟子]性善说、仁义礼智、浩然正气、王道;[荀子]性恶说、礼治主义
  • 道家:老子认为儒家的礼和仁视为了应对乱世而不得已提出的(大道废,有仁义),与其倡导礼和仁,不如创造一个不需要礼和仁的社会,回归人最自然的生活方式,即学习自然法则,遵循道而生活(绝学无忧、自然无为)。庄子则强调舍弃善恶、美丑、优劣、真伪等人为判断,世间万物并本质上没有价值上的区别,不应被事物表面现象所迷惑(齐物),最终达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畅游天地的逍遥游境界。[老子]上善若水、柔弱谦下、知足之足、小国寡民;[庄子]庄周梦蝶、朝三暮四、无用之用、心斋坐忘
  • 理学:传统儒教关注点集中于人类社会,而缺少解释自然运行的理论,而道教和佛教则都有对宇宙法则的探讨。到了宋代,为对抗后两者思想的冲击,朱熹等人提出了“格物致知”的理学,结合阴阳五行学说,引入“气”的概念,吸收道教中道的概念发展为“理”,吸收佛教中菩萨的概念解释“圣人”。同时宋朝在诗书礼(乐)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外,引入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书,合称四书五经。
    朱熹认为宇宙万物由理和气组成(理气二元论),在物质形态层面由气构成,而在本质层面则由理决定(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对于性善恶之争,朱熹认为性即理,即人的性由天赋的理决定,而人的理是人之为人所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仁义礼智信,从而源于理的性本为善。人的内是性与情的结合,而构成肉体的气会作用于心,一旦气遮蔽了性,情就会出现异常波动,进而产生欲望,即动情生欲。为了摆脱欲望的束缚,理学提出了“居敬”、“穷理”:“居敬”指保持内心的专注与平和(避免情的异动),相对于道教隐居、佛教禅修,属于入世的修行;而“穷理”指通过治学穷尽个体的理,并最终领悟贯通万物之理,格物致知,而掌握万物之理的人被称为圣人。理学推崇通过对理的探究,使性回归本源,去除气的影响,存天理而灭人欲。最后,理学认为掌握个体的理的线索在四书五经之中,而核心在于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对格物致知的理解跟今天的科学研究还是有较大区别的。
  • 心学:理学认为理是万物共通的自然法则,是客观存在且固定的,人可以通过对万物的思考,获得对理的认知,进而抑制内心的欲望。明代的王守仁为了实践理学,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却最终病倒,一无所获,从此对“格物”学说产生怀疑。心学主张万物无法穷尽,而理存在于人心中,反映在行为中,每次对日常事物的自我判断就是理,而将理转化为行为,实践心中的理就会产生善。心学认为理在人心内而不在于外物,“心即理”,端正人心即可明理。心学思想中人心天生具有“良知”,使我们得以与万物应用状态融为一体,而人发挥良知、端正事物被称为“致良知”,这里的“致”包括了认知与实践,强调“知行合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日本(京都学派)

  • 西田几多郎:试图以东方佛教思想为基础,以西方哲学思想为材料,求得东西方思想的统一,开创了京都学派。不同于通常的世界观,西田认为体验在先(纯粹经验),通过思考才得以区分主观(我)与客观(世界),而思考前的主客未分的状态才是本真世界。
    谓语逻辑:日语以谓语为重,没有主语也不影响理解,而谓语逻辑即将谓语逐级扩大,最终得到包含万物的无限大谓语,对应于场所逻辑中“绝对无的场所”。
    场所逻辑:自然界的个体被视为意识的产物,将自然界称为“有的场所”,其建立在能力、感情、意志等意识所在场所之上,被称为“意识之野”/相对无的场所,意识之下则是难以自觉的“睿智世界”,包含有价值观、审美、道德心等,最终的底层则是“绝对无的场所”。有的场所、意识之野、睿智世界、绝对无的场所构成场所逻辑,前三者依次称之为判断的一般者、自觉的一般者、睿智的一般者。绝对无的场所源自佛教中空的概念,对应于谓词逻辑中的无限大谓词,也对应为纯粹经验的来源,而京都学派后续学者发展了“绝对无”的多种解读,包括佛教的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宗教的神以及脱离宗教的虚无等。
    西田认为人应该以专注于应做之事,并在实践中反思自我,由意识之野跨入睿智世界,并最终抵达包容一切的绝对无的场所,自觉本真自我应有的状态。
  • 自然:日语中的“亲自”与“自然地”都写作“自ら ”,九鬼周造认为,对于日本人而言,个人意志与无常的自然意志相同,而日本艺术以自然为母题也源于日本人认为只有行至自然才算完成道德修养。
  • 风土:和辻哲郎将与人类相关的自然称为风土,并分为沙漠型(西亚)、游牧型(欧洲)、季风型(东亚),认为自然会影响人们的性格,比如东亚的包容顺从的性格就源于季风气候下富饶同时又变化无常的自然环境,而不同区域的人应该通过文化交流克服地域的限制。
  • 间柄性存在:佛教思想中万物本空,皆由因果而生,无法单独存在(缘起性空)。和辻哲郎将之扩展到人本身,认为人是一种间柄性存在,即人无法单独存在,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让人成为人。人需要在社会交往中通过对自我反复的肯定(发挥个性)与否定(妥协退让)形成本真的人性。个人理解类似人只有在与他人碰撞中才能发现自我。
  • 无分别智:人通过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善与恶等概念对世界加以区分,但世界的本质在被语言概念做出划分之前是一体的,铃木大拙将能够直观看到这样无分别世界的智慧(无分别智)称为“灵性”。而日本净土思想和禅中所体现的无分别智称为日式灵性,日本的净土真宗主张没有什么善恶之分,所有人都能成佛,因此人不应该为了得到救赎而行善,而应不带目的的自发行善。

欧洲(大陆哲学)

  • 《惊呆了!哲学这么好》:现象学(胡塞尔)、解释学(伽达默尔)、存在主义(萨特)、语言学(索绪尔)、结构主义(列维-施特劳斯)、后结构主义(德里达)、女性主义(波伏娃)、后现代主义(利奥塔)、后殖民主义(萨义德)
  • 法兰克福学派: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以纳粹主义的诞生为核心议题,对理性之上主义的反思,因社会批判性强于分析性也被称为批判理论。
  • 结构主义:列维-施特劳斯将索绪尔的语言学应用于人类社会,认为社会同样不应视为个体的集合,相反个体是在社会文化整体结构的具体差异化中体现,而人的思考和行动都由其所在的社会、文化结构所支配。
  • 作者之死:结构主义认个体是由社会结构决定的,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和思维方式是时代、地域和文化所规定的。进而文本也不过是特定社会措辞的拼贴,是脱离了作者支配的。因此巴特主张将文本与作者完全切割开进行研究,“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阅读文本时读者完全不必考虑作者所想表达的内容,而应更加自由和具有创造性的主动投入。
  •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阿尔都塞认为个人思想和信条是由学校、媒体、企业等系统根据国家需要所塑造,并将这一体系称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由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所创造的主体会无意识地服从国家,并成为意识形态的创造者。
  • 后结构主义:结构主义中人类没有主体性,无意识中被社会结构所决定,后结构主义则尝试探索解体和逃离结构的方法。

英美(分析哲学)

  • 实用主义:真理就是有用的知识
    • 可错论:传统哲学都致力于探索作为起点的绝对真理,并由此开始逻辑推理;而皮尔士认为对于事物的知识是指可以预测对该事物采取行动的后果,知识通过观察实验获得,需要被不断检验。在这种观点下,真理只是基于当前经验被认为合理的知识,随着实践积累不断更新,即真理不是固定的绝对论断,而是可错的,对知识应始终保持怀疑态度。
    • 实用主义与工具主义:皮尔士认为知识是行动结果的预测,而只要持续实践便可最终到达客观知识的集中点。詹姆斯则进一步舍弃了所谓的客观知识集中点(绝对真理),认为对个人有用的知识才是真理,即实用主义。实用主义下的真理更接近于个人信念,在詹姆斯看来即便是宗教信仰,如果有人相信并起到了作用,对那个人而言就是真理。杜威同样不认为人们能到达客观知识的集中点,但也不认可实用主义的主观真理,杜威认为真理是由合理证明形成的客观知识。而知识作为人类最好的工具,与其他工具一样,本身不具有任何价值,其价值只存在使用结果的有用性中,即知识不用于实践是没有意义的,这种观点被称为工具主义。
    • 溯因:基于假说对意外事实进行推理论证。演绎法与归纳法都是现有知识框架内的推理,而通过溯因对假说进行验证则可拓展现有知识边界。而溯因中遇到问题、提出假说、实践验证的流程即创造性思维或实践性思维,通过在不断尝试与实践中开阔视野,可以让我们获得新的人性。
  • (语言)分析哲学:从语言本身分析哲学概念
    现代哲学思想主要有两大流派,欧洲大陆哲学与英美分析哲学,前者更接近大众认知中的哲学,偏重主观思辨,基于理性分析人类意识中的认知与概念,如善、恶、神、真理等,而这些都不是客观存在的对象。分析哲学则更重视分析的客观性,语言作为人类意识认知的具体投射成为其主要研究对象(语言的转向)。分析哲学以逻辑学为基础,以语言为实体对象,对哲学概念进行研究,客观分析不同概念在语言中的具体存在与意义。
    分析哲学源自弗雷格、罗素、摩尔等人的逻辑学,经由维特根斯坦发展成为现代英美哲学的主流。受弗雷格及早期维特根斯坦影响的被称为人工语言学派(在德国发展并随二战去往美国),而受摩尔及后期维特根斯坦影响的被称为日常语言学派(主要在英国发展),两者最终融入现代英美哲学的方方面面。
    • 意义与指称:弗雷格将语言传递的思想称为意义,其真值为指称,指称是可以判断真伪的语句内容。语句可以有意义而没有指称,如祈使句、疑问句等,而带有指称的语句被称为命题;指称相同的语句也可以有不同意义,如“黎明的金星是夜晚的金星”(a=b)和“金星是金星”(a=a)虽然指称相同,但意义并不同,前者带来了新的认知。
      弗雷格认为哲学所涉及的语句必须是命题,无法判断真伪的语句不在其思考范围。弗雷格指出语句或命题传递的是内心印象的指称而不是印象本身,如果语句带有个人主观印象,则语句的指称(真值)将随发出者变化,而语言作为客观存在,不应受内心印象的左右。哲学能做的不是分析表象,即主观的内心观念,而应分析客观的指称与意义,即分析语言命题,由此发展出了判断命题真伪的逻辑学,并最终演变为剖析语言的分析哲学。
    • 摹状词理论:将含所有不带指向性内容的语句分解为数个语句再判断真伪,确定隐藏在句子中的逻辑结构,并拆解逐一分析判断。
    • 维特根斯坦:语言图像论(早期)、语言游戏(晚期)、家族相似性
      语言图像论:科学命题是对某一事实的摹写,与事实一一对应;哲学的用于在于确定能用语言表达的事物与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事物之间的边界,而我们必须“对无法付诸语言的事物保持沉默。”
      语言游戏:日常语言并不像科学语言那样与事实一一对应,其含义会因时间和场合而不同而变化。理解日常语言的规则的唯一方法就是实际参与日常生活,也即参与语言游戏。
    • 翻译不确定性:词语与指示对象之间的关联不唯一,存在多种翻译的情况。即便是相同语言的人进行对话,也同样无法保证语言指示范围是一致的。
    • 言语行为论:奥斯丁认为语言不仅用于记述事实,还可用于完成行为,实现命令、约定、命名等,将语言分为记述句和完成行为句,之后又主张记述句本质上也是记忆、确认、主张等行为,因此话语都是以言行事的行为。由此分析哲学从语言分析扩展到行为分析,相比人知道什么,奥斯丁更重视人能做什么。
  • 科学哲学:对科学的哲学思考,具备什么条件算科学?
    • 逻辑实证主义:维也纳学派、逻辑分析(分析真理) + 可证实性(综合真理)
    • 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可证伪性
    • 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1)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真理可分为分析真理和综合真理,前者仅凭逻辑分析就可判断为真,后者则必须借助实证。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分析真理是不会因科学实践而改变的,而蒯因指出如果实验结果不合逻辑,如存在即生又死的量子叠加态,就要改变逻辑法则,进而改变分析真理。分析真理一旦因实验而改变,一切真理都成为综合真理,由此蒯因认为应否认哲学的特权,将经验科学导入哲学,被称为自然主义。
      (2)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命题和事实一一对应,可以独立确定真伪。蒯因指出命题间相互关联,构成理论体系,并不能单独验证某个单独命题的真伪,每个命题只能作为整个体系的一部分看待,即整体论。相应的,在科学实践中,理论通常同时基于其它许多理论,即便与观测结果一致,也不能确认理论真实性,可能只是错上加错的结果。
    • 新实用主义:基于整体论,蒯因认为科学无法探明真理,是否选择某个理论或命题,应由该理论对系统整体是否有用决定,实用主义重新复活。
    •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大部分基本粒子是无法观察到的,只是科学家便于研究所设置的对象,被称为理论对象。科学实在论认为理论对象真实存在,科学反实在论则认为理论对象只是解释实际现象的思维模型,并不真实存在。
    • 新科学哲学:逻辑实证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将科学视为绝对之物,随着实践积累逐渐接近真相。新科学哲学认为科学的变化是不连续的,比如地心说与日心说具有完全不同的思考框架,被称为范式转换。不同范式的知识基础截然不同,相互间无法通约,也无所谓优劣,只是诸多“世界观”的一种。新科学哲学中科学是反实在论的,而科学的进步也无法得到保证,变得相对化,被称为无政府主义的知识论。
    • 反基础主义:基于逻辑论证知识需要有作为出发点的前提,而为所有知识奠定基础的最底层根据作为终极真理一直是哲学探索的核心,欧洲大陆哲学在理性中寻找,英美分析哲学从经验中寻找。但罗蒂认为这种基础主义最终将陷入无限后退,因为任何前提总需要新的前提,因此主张摆脱这种强迫观念的束缚,认为真理就是人们为了开创更美好世界而创造的共通知识,与新实用主义的观念相契合。
  • 心灵哲学:对心及其与大脑关系的哲学思考,心是什么?人工智能能有心吗?
    • 二元论:笛卡尔认为人由心灵和肉体两种实体构成,两者通过大脑取得联络,同时代的斯宾诺莎认为心灵和肉体相同,都是神的一部分(一元论),分别对应物理性质和心灵性质两个侧面,就像硬币的一体两面,心灵哲学中称为性质二元论。笛卡尔的实体二元论也称(身心)交互作用论,而斯宾诺莎的性质二元论也称身心平行论。
    • 一元论:唯心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只存在于意识中,而唯物主义(物理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都由物质构成,心灵(意识)与大脑的功能相关,可以从脑科学角度进行物理上的理解。物理主义属于当前的标准观点,而关于心灵又有多种具有理解。赖尔认为心灵是身体行为的表面化,行为在先、心灵状态对应于特定行为的信号,被称为行为主义;斯玛特则主张心灵和大脑是同一事物,所谓心灵状态只是大脑状态的别称,被称为同一论;普特南在同一论基础上,认为心灵对应于行为的原因而非行为,即心灵的功能是驱动行为,被称为功能主义;丘奇兰德则认为心灵是类似于“以太”的无用概念,会随着脑科学的进步最终被舍弃,由严谨的科学词语替代,这种立场被称为取消主义。
      根据功能主义,心灵与大脑的关系被类比为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关系(计算机功能主义),由此催生了在计算机中人工模拟智能的尝试。而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并不存在一个中心,而是联结成网状,人们开始尝试模仿这一系统制造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
    • 自然主义二元论:查默斯将意识分为功能意识和现象意识,前者是生物功能上的意识,而后者则是人产生的印象(表象)、感觉(感受质)等主感体验。查尔斯认为物理主义基于脑科学解释了前者,但后者同样客观存在,而且不受因果律束缚,因为人可以自由想象不存在的事物。因此查莫斯主张心灵是客观存在的,无法像物理主义所主张的被还原为物质,但同时也不认可笛卡尔等采用精神、灵魂等超自然词汇进行描述,而应该用自然的语言思考作为物质的大脑为什么会生出意识。
      不过如果现象意识客观存在,而意识又决定行为,则意味着遵守因果律的物质受不遵守因果律的非物质影响,而无法实现因果上的封闭,这显然是有问题的。因此副现象论认为虽然不遵循物理法则的意识存在,但它完全不会带给物质任何影响,只是伴随身体发生,即否认意识决定行为,认为意识带动身体只是一种错觉。
  • 元伦理学:分析性地讨论善、恶等词汇的含义
    • 直觉主义:边沁的功利主义将“善”重新定义为“好”,并通过对快乐的量化计算分析伦理道德。摩尔等人则认为道德事实无法转化为科学事实,“善”是纯粹的概念,只能靠直觉把握,不能进一步分解或替换,被称为直觉主义。
    • 非认知主义:艾耶尔基于逻辑实证主义,认为道德主张无法判断真伪,道德不是“事实”而是出于情感,被称为情感主义。在艾耶尔看来“不能杀人”或“杀人是错的”等话语属于对语言的误用,正确的说法是“我反对杀人”或“我讨厌杀人”等基于情感的表达。黑尔则认为道德语句与科学语句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主张者所提出的行为约束规定,被称为规定主义。道德主义主张道德是情感,规定主义主张道德是规定,但两者都认为道德不是事实,不存在所谓道德知识,属于非认知主义。
    • 自由主义:罗尔斯认为人应该在无知之幕笼罩下去构思社会形态,即对自己是男是女、黑人白人、残疾健康等立场一无所知的前提下思考,并由此提出了社会正义的三项原则,基本自由原则(保障个人思想与言论自由)、机会均等原则(给予公平的竞争机会)、差异原则(对社会中处于劣势的人做出倾斜)。诺齐克认为罗尔斯通过税收进行财富再分配会导致国家权力过大,提出了严格限制国家权力的最小国家主义,寄希望于由民间企业执行社会福利,被称为自由之上主义(自由意志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有较多重合。
  • 现代形而上学:用分析哲学的手法探讨时间、自由意志等形而上学的主题
    • 缸中之脑:世界可能只是一场梦,你所经历的一切也许都是浮在与计算机相连的水缸中的大脑所体验到的虚拟现实,一切可感知的实体都只是计算机向大脑传递的信息。
    • 经验机器:一种可以让你在虚拟世界中按自身期待度过人生的机器,只是一旦进入其中就无法意识到身处虚拟的本质,也就无法返回现实。如果你不想进入其中,那么现实世界有什么比幸福更高的价值吗?诺齐克通过这一思想实验来反对快乐至上的功利主义。
    • 时间的非实在性:麦克塔格特认为时间的本质是过去、现在、未来这一变化序列,并不是实际的存在。因为现在对过去来说是未来,对未来而言是过去,如果时间存在,每一刻的时间都将同时具备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矛盾的特征。
    • 可能世界:克里普克认为真理可分必然真理和偶然真理,必然真理是“三角形有三个角”这种无法否定的事实,对应于数学等凭理性即可获得的知识,而偶然真理则是“梵高画了向日葵”这种视情况而定的事实,对应自然科学等需要经验确认的知识(大致对应逻辑实证主义中的分析真理和综合真理)。克里普克提出可能世界这一概念,表述两种真理的区别,必然真理在所有可能世界共通,而偶然真理则在不同世界真伪不一。在克里普克的理论中可能世界只是一个思维模型,而后续的刘易斯等则认为可能世界真实存在(多重宇宙),被称为模态实在论。
    • 同一性:霍布斯的忒修斯之船是人们对于统一性的早期思考,20世纪的戴维森又提出了沼泽人,假设A被雷劈死的同时,附近的沼泽中产生了一个肉体在原子级别上与A一致的人,他与A是同一个人吗?又比如所谓的远程传送,是个体的瞬间移动,还是旧的个体消失以及新的个体诞生呢。
    • 相容论:世间万物皆有因,即受因果律支配,如果相信决定论,则自由意志只是错觉,犯罪者也不应担责;如果否定决定论,则因果律将受到挑战,进而动摇科学根基;因此出现了相容论,认为决定论与自由意志可以共存。丹尼特就认为世界虽然是由因果关系确立,但粒子间纠缠作用过于复杂,已生成一种非确定性的模式,从而为自由意志留出了存在的空间。